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
对于指责自己的人要秉承:与其责怪自己,不如抱怨他人,即使是有瑕疵我们也要保持着自己应有的自信。哪怕没有人为我们的鼓掌鼓劲,我们也要保持着自身的优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篇1】
讲文明,树新风。为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争做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中学生,学校举办了一场文明礼仪专题讲座。
这真是不期而遇,恰好为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高一新生奠定了一些讲文明的基础。这次讲座由学校的冼书记亲临指导,一开场书记就为我们送上了一个完美的鞠躬,这引人注目的动作可以说是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了。
有句话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立。深入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是我们建立人格的基础,是个人修养的价值体现。众所周知,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做人的方方面面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它。
当我们有事需要有求于别人时,就常常要用到“请”,“拜托”“打扰了”“谢谢”这一类的词语了。不难发现,这些不足为奇的词语都是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必不可少的,所以也就越来越凸显出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人交往时在客观上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谈吐文明就能给别人一种深刻的印象,给别人一种好感,这就能让别人更乐意地去帮助你。
因此,在平常与别人交往时多用“请”、“拜托”、“谢谢”之类的词有益于更进一步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有这两全其美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必须确确实实落实好文明礼仪的学习,这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因为文明礼仪正是为前面的能做到的一切而提供的保障。如果说一个人举止不得体,行为不端正,这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别人不愿出手相助,那弄得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了。讲文明与不讲文明之间一对比,我们就能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定要学好文明礼仪了。
文明就在我们身边,与别人交往时,注重好自己的形象,讲文明话,做文明事…都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人,我们必须行动起来!
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篇2】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贤圣无处不在践行着文明与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愈加显得举足轻重。文明礼仪已然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的自身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良好教养的体现。
在开学初,文明礼仪讲座,使我获益匪浅。
老师通过她细致的讲解,为我们讲解了作为二中学生方方面面的礼仪,几乎涉足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校园礼仪安全方面,身体锻炼等,都是我们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方面。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明白:得体的仪表会使我们精神焕发;见到老师一句亲切的“老师您好”会给老师一天的工作带来力量;一个会心的微笑会不知不觉中拉近我们与同学的距离;得到帮助时的一句“谢谢你”是他人的`付出得到的最好回报......这一切的一切,无形中都在体现我们作为学生的素养,让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要求自己遵守文明礼仪,心怀感恩。
我试想,如果我们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仪表不得体,说话不文明,行为不规范,觉得他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那么,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的糟糕,我们的班级该有多么冰冷.....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又怎样去安心的学习呢?所以,我认为这堂文明礼仪课比文化课还要重要,是入学教育最为关键的一课。
新的学期,新的校园,新的生活。我们每位同学怀着新的希望,踏进了校门,将在这里放飞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一文明礼仪为伴,为我们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做合格的高中生,做优秀的中华儿女!
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篇3】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资料。柳斌曾说:“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文明做起。文明文明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交往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礼仪规范,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交往礼仪教育是重要的,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交往礼仪教育呢笔者认为要从家庭、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维”教育模式,构成教育合力,以到达理想的效果。
一、家庭维度抓启蒙——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礼仪教育务必从家庭做起。“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社会秩序的缩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将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将来他对待他人时将主要以此为依据。”家庭礼仪教育主要是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一)尊敬长辈的启蒙教育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事实上,从孩子降生人世开始,他的父母就已开始对他(她)们进行家庭礼仪教育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交往礼仪教育中,首先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如何做呢?
(1)要把尊敬长辈的文明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早上起床,教育孩子有文明的向老人打招呼:“爷爷奶奶早上好!”出门要说:“爷爷奶奶再见!”等。
(2)坚定地拒绝孩子对长辈的不适宜行为,如: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不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
(3)教育孩子体谅和关心长辈的状况。长辈身体不适,要学会问候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端杯水,提醒爷爷奶奶吃药,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要在他们进门时帮忙接包、拿拖鞋等。
(二)文明用语的启蒙教育
文明用语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透过语言来交流,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美的语言、文明的语言能够使人们在交往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既给别人以快乐,也给自己以快乐。小孩的语言最初更多来自于家庭的启蒙,家庭的文明用语启蒙教育更多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现代中国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上都享受到最大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单向爱,等孩子长大以后,不懂文明,不明白关心人,自私自利,作为父母,十分苦恼。有经验的父母明白,在这种状况下,事后指责、呵斥孩子,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如事前经常用“故事”进行引导。故事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管是讲者还是听众都当作是一种好玩的事情,开心愉快。家长们能够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经常给孩子讲解。利用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的情节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下去,能够引导孩子向起息有度,举止有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学习、爱劳动,识大体,解人意等方向发展。
(三)邻里友好的启蒙教育
“远亲不如近邻”。家长要教育孩子,任何时候首先都要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搞好关系,互相帮忙。近邻的关系都搞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关心更多其他的人。此刻,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是工作、上学的缘故,没有时间互相沟通,所以邻里之间不相互交往。据了解,不明白邻居姓名的大有人在,不与邻居交往的更多。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变快了,但是邻里之间还是要友好相处的。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做一个好邻居,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尤为重要。平常的生活无论是楼道里的一声问候,还是见面的会意一笑,都是呵护邻里缘分的一次良机。邻里关系处理得好的关键,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诸如:当孩子白天准备放开音量收看电视或听音乐时,应先让他想想邻居有无上夜班的在家休息;当你在高楼阳台为花浇水时,应告诉孩子要先看看楼下是否有人,是否有晒着衣被;当你的孩子与邻居小孩吵架时,就应先看看别人的孩子有否受伤,并主动带孩子去邻居家问个究竟、道个歉……家长时时刻刻不忘记营造出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氛围,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启蒙。
(四)文明行为的启蒙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家庭是人们理解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务必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透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构成良好的家风。”家长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礼仪氛围。
(1)家长应具有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期盼。
(2)家长应不断提高交往礼仪水平。家长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如家长不讲礼仪,将会对子女交往礼仪的养成起消极作用。
(3)重视家庭礼仪氛围。如果家庭充满和睦温馨、积极向上、以礼相待的气氛,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气氛容易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构成良好的礼仪。
二、校园维度抓传承——透过阵地建设,抓好四个结合
校园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主阵地,校园教师在礼仪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校园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使其继续发展。因此要个性抓好校园小环境阵地建设,促进四个结合。
(一)交往礼仪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各科教学的老师都要明白,交往礼仪教育与每一个老师都有关系。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活动,当然下课之后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一样重要。交往礼仪教育应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每一个老师都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洛克认为:“对于孩子们尽管能够给予各种训导,天天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礼仪的精湛的知识,但是最能影响他们的举止的还是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和他们周围的人的言行。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孩子们的耳闻不如目见,也是不足为怪的。”学生的模仿性、“向师性”很强,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就是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就应成为礼的化身,校园就是透过教师的作用,使礼无所不至,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做到彬彬有礼、语言文明、仪表庄重大方、仪态和蔼可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科尔伯格主张,充分利用环境氛围和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等教育资源,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为此要个性注意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把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与对群众的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平行教育的作用,使两者互相促进,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交往礼仪氛围中,自觉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与校园的价值导向相一致,不断升华思想、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如在班队活动中定期举行“礼仪故事吧”,要求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在班队活动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群体的动力,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礼仪故事能够是老师讲,也能够是学生讲;能够在活动前讲,也能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讲;能够是在校园电视台讲,也能够是在课堂上、班会上讲;能够个人讲,也能够是全校集中讲。让学生用心参与,透过搞笑有益的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三)交往礼仪教育与管理制度相结合
礼仪教育要与校园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制度建设就是解决标准问题,透过交往礼仪制度建设,让孩子们明白什么行为是文明的,什么行为是有文明的。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和奖罚、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文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必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躁、勿暴、勿殆;色彩:宜和、宜静、宜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构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小学生礼仪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务必制订出详细、具体的礼仪常规,并落实到校园的规章制度中。
(四)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认为,个体道德的构成和发展是由于个体内部活动与社会群体影响发生交互作用的结果。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教师的感染力和同学榜样示范等交往礼仪教育资源来感染学生。培根说:“一种群众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的。”交往礼仪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校园全部工作就是要营造高品位的交往礼仪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如加强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发挥交往礼仪教育的功能,校园的宣传栏、班级教室的黑板报每期都要有介绍交往礼仪常识的资料。校园还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多下载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信息,建立礼仪娱乐网,发出“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的倡议,使学生都明白“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成为我们完美的精神家园”。在网上,还能够设定礼仪自评栏目,在自评中改变单纯的文字答题方式,能够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从画中找出错误的礼仪之处,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决定,透过形象化的画面,再一次强化了记忆印象。
三、社会维度抓协同——透过环境影响,抓好两个协同
俗语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人是社会的人,小学生必将走上社会,社会必将影响人,人也会影响社会。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中,务必从社会的维度着重抓好两个协同。
(一)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小学生交往礼仪社会教育就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用心采取以下措施使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1)投其所好:制作礼仪动画片。小学生个性是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看动画片,如《蓝猫淘气三千问》透过动画的形式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深受全国孩子们的欢迎。同样,交往礼仪教育也能够投孩子们所好,将礼仪常识制作成生动活泼的礼仪动画片,帮忙学生理解、决定、模仿,透过具体可感知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转成精彩的画面,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们乐于理解礼仪教育。
(2)满足童心:开发礼仪游戏卡。中高年级学生最热衷于打电子游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过了一关又一关,这样过关斩将,步步为营,强烈地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即使输了也能毫不犹豫从头再来,能够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因此,在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中,能够从满足孩子们的童心出发,开发礼仪游戏卡,在游戏中每前进一步务必答对一道相关礼仪知识,设置不同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不文明的。最后的赢家肯定是对交往礼仪知识十分熟悉的学生。这样,透过让孩子们玩游戏简单快乐地掌握交往礼仪知识。
(二)社会环境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社会团体、校外友伴和亲戚邻居等社会生活诸因素,它更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的交往礼仪养成。这些社会生活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用心的,也有消极的,有经常的,也有偶然的。因此,净化社会环境,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重要环节,如校园将小学生交往礼仪资料、要求告知社区居民,让他们一起督促学生的礼仪行为,并要求他们也要讲究礼仪,让学生在和谐礼仪的环境熏陶中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共同营造文明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用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构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村乡委会、居委会干部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如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馆、烈士陵园和主题公园等,利用这些被誉为“立体的、凝固的教科书”开展教育青少年的各项活动。如寒暑假社区定期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把社会的不良现象作为反面典型,加强对学生的交往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潜力,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和影响。
总之,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校园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校园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能够在构建家庭、校园、社会三维一体模式上进行探索。无论是哪种教育,在“言传”时都不应忘记:小学的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把抽象的礼仪行为准则寓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当中,透过参加各种相关的主题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实现人生。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们的发展就是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德国一位校长说,德国没有道德课,但十分重视行为训练。“道德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四条:家长的榜样;教师的人格;社会的影响;学生的实践和训练。”只有在调节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力量,使之构成用心正确的教育合力下,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才会到达理想的效果。
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篇4】
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就犹如一个烙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的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以及实际能力的外在的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礼仪则更是这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世人对这个国家好坏、文明辨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礼仪之美》这本书主要有三大部分:
1、家庭礼仪。家庭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孩子与父母之前建立起一个心灵的桥梁,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门,学会与长辈沟通,同时让我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2、学校礼仪。学校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学生在学校不追逐,不打闹,做一位名正言顺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干部”……;
3、社会礼仪。社会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讲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地方,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争做一名优秀的好居民。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觉得自己和书中的反面教材化合物很相似,自己以前不懂文明、礼仪时的所作所为。想到这儿,我不禁流下懊悔、自责的眼泪。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和朋友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刚上车,呵!好家伙!刚好有两个空位。我俩迅速坐上座位,在座位上有说有笑起来。
这时,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蹒跚地走上了车,只见她头上的白发代替了所有的黑发,波浪似的的皱纹刻在老奶奶装满沧桑的脸上,早已脱光了牙齿的嘴巴往里凹着。老奶奶她右手拄着拐杖,左手不停地锤打着背部……我瞧了一眼老奶奶,然后快速地把头扭向窗外,装作别看见我可不想象傻子似的给老人让座位,自己受累,那可是傻子才做的事,我才不干呢!而一旁的朋友却坐不住了,她走向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来座位上,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坐,老奶奶就被朋友的安抚语言给安顿下来了。刚开始,我觉得我这朋友还真够傻的,放着舒适的座位不坐,偏要去“享受”脚被踩的酸痛之味儿,可她的脸上却洋溢着无与言比的微笑。朋友一看见我这耐闷样儿,就苦口婆心地教导我,并从我书包里拿出《礼仪之美》给我看,我心中的责备之火才被浇灭,油然而生的是对她尊老爱幼的精神和礼仪的敬佩!紧接着,我想把座位让给朋友坐,可朋友拒绝了,她把我的座
位也让给了车上的另一位老人。而我的心中却是温暖的。我和朋友脸上溢出了灿烂的笑,那是一种助人之后,无以言表的笑,笑得是那么灿烂、那么美丽!
“礼仪”中的“礼”就是要尊敬和关心他人,合乎“情理”;“仪”就是要人在行为上恰好其分,合乎“事理”。礼仪是表示对人尊重、敬意的一套社交规范和道德准则。
文明、礼仪伴随着我们一生,如果我们都文明、礼貌地对待他人,那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世界也会更加和平,等待我们的则是生活的更加美好!
工作文明伴我行的心得体会【篇5】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的主要部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礼仪;第二部分是学校礼仪;第三部分是社会礼仪。
关于家庭礼仪,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正确表达自己;三是理解体贴父母;四是合理使用零花钱。为子弟才,“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对长辈最起码的礼,我们是否每日做到了呢?当我们早上起床时不是对父母视若无睹,而是要对父母问好,放学回家不是对长辈横眉冷目,而是亲切对待。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对待父母。
而学校礼仪是表现出了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更要严格做到几点:着装得体守礼仪、遵纪守信讲礼仪、尊老爱幼知礼仪、不攀不比是礼仪,倾听他人懂礼仪、佳节庆典需礼仪。
学校是一个校园,我们如果要给校园添光彩,必须要做到最重要的一点:着装得体,这样才能表现出校园的气质来。
社会礼仪不可少,里面学问多得是,想要做个聪明的社会人,请学学社会礼仪:探病就医懂礼仪、公共交通需礼仪、电话用语讲礼仪、大型活动要礼仪。因此,社会礼仪很重要。如果,你不懂,那你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因为它是一门常识,没有它,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礼仪是一本书,你怎么也读不完它;礼仪是一首歌,你怎么也唱不完它;礼仪是菜谱,你怎么也看不完它。要想学礼仪,从身边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