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汉语字典
部首检索 | 拼音检索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语造
庄子哲学
简体:庄子哲学
繁体:莊子哲學
拼音:zhuang zi zhe xue
读音:zhuāng zǐ zhé xué
英语:
造句:庄子哲学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
组词,组成语:

庄子哲学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教育Wiki编版


1:庄子(公元前369~c.286)继老子之后是中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名周是战国时代蒙人(蒙原属宋国后为楚兼并置县在今日的河南省商邱县附近)曾任蒙的漆园吏。庄子与齐宣王、梁惠王和楚威王同时也和名家惠施友好惠施曾经担任梁惠王的宰丞庄子却终身不仕。
  庄子的学说本于老子从老子的自然哲学中发展出追求精神解放与绝对自由的达观思想。〔庄子·天下篇〕可说是庄子学说的序言可以看出庄子哲学的概略其中说:「寂寞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调适而上达矣。」人从那里来?往那里去?是人在自省时常会提出的疑问:为何人生无常有生必有死?死后魂魄是与神明一般不朽?还是与万物一样回归自然?对「人生芒芴」的感受是庄子哲学的起点使人的心灵精神通过对道的体悟得到彻底的解放与自由则是庄子哲学的终极理想。据此庄子的学说要旨可分述如下:
  1.自然之道:庄子承老子之旨以为道是宇宙万有的化生原理无心施为的自然法则同时也是超乎经验的形上原理如〔大宗师〕上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就是说道是真实存在的原理虽然无所作为没有形貌万物却归本于道。这样的抽象原理可以领悟却不能感觉到可以得到却无法看见也就是说道超乎感官领域只能凭藉精神体悟而知;道是万有的根本也是自身的根本在天地尚未创化之前道早已存在了。文中的「情」就是「实」的意思与「信」意义相近。
  万物皆出于自然各就其本性而言应无所谓美丑、善恶、是非、利害的区别;事实上事物的各种性质作用都是由于人的分别心而产生的。于是庄子进一步以自然之道作为万物齐一、平等无别的原理如〔齐物论〕上说:「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就是指万物原具自然本有性质唯因人的主观认识自己认为是好的就好不好的就不好却不知自然之道就是自然而已物是否存在或具有何种价值皆出于人为的言说分别。万物本身并无意分别如果除去人的主观分别则万事万物无论成毁都可视同一体混成。由此可知庄子不只将自然之道视作形而上的普遍原理和宇宙化生原理也在认识论上以道为绝对的存有原理一切认识言说活动则为相对的主观作用。根据这个原则庄子进而认为「人生芒芴」与难解的人生迷惑皆出于人不能体悟这自然原初无分别的「道」。如果能透过超越的精神烛见真道便可得到绝对自由恢复本心本性得到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
  2.逍遥之游: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有种种束缚难以解脱。就个人的存在而言生死、形躯、情意、认识、言说、利害时时缠绕如〔齐物论〕说:「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人一旦受躯成形便受到喜怒哀乐的情绪、好恶是非判断的支配无以自拔只得驱驰于名利权势之中而不能自已。思想上也受制于彼此、有无、有穷无穷(空间)、有始无始(时间)、有限无限(权量)、生死等等相对的概念。再加上人所处的社会有种种矫习好美恶丑贪生畏死务得怕失常以人的立场生心分别事物的性质与作用。如此一来人如同陷入重重束缚不得解脱。庄子因而指引人体悟普遍齐一之道外生死、离形躯倍(背)情意进而在思想上超脱时空、数量、有无、彼此等范畴;在言说上屏绝是非在价值判断上泯灭利害(有用无用)如此层层解脱最后才能得到彻底的精神解放和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形容这精神解放的境界就像姑射神人如〔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姑射神人象徵自由解放的精神不受物累逍遥自适。绝对自由的精神无所假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省被且恶乎待哉?」就是说逍遥精神以天地纯正之道为车驾御阴阳风雨晦明悠游无穷当然不需要凭依假借。
  3.明王之治:寻求个人精神解放固然是庄子哲学的终极鹄的不过个人终不能离群索居。庄子因而接受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认为由大公无私、功成不居的「明王」所统治的社会最合乎理想如〔应帝王〕中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就是指理想的君王能顺物自然而不自私即使自己功劳很大也不自居。化育施及万物而百姓却无以名之无法称颂他的功德。也就是说「明王」能使万物各得其宜自己却能超然物外不据以为己功。
  4.教育思想:庄子对教育的看法基本上与老子相同。首先主张自然无为不要 伤了受教者的善良本性如〔马蹄〕篇以「伯乐善治马而马之死者过半」讽喻人为矫作不当徒然伤害事物原有的自然朴质的性质。其次主张绝圣弃智少私寡欲使受教者常处于自然纯朴的状态避免不良社会作用的干扰如〔胠箧〕解释老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旨:「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绝圣弃智这近乎反智主义的思想是老庄认为理想的施教原理。此外庄子的教育思想还有其特色。首先在一般认知教育上主张「不可知」、「不以为知」;在精神认知教育上则主张「真知」、「以恬养知」。庄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性质与区别都出于人的认知分别心至于事物的自然本性并不可知如〔齐物论〕中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其次认知识别既出于人的主观则不可自以为知如〔养生主〕中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学海无涯人寿有限万物之自然固不可知即使可知也是有限岂可执此有限之知自以为是?但世间之事虽不可尽知通过心灵境界的提升却可领悟妙道取得真知如〔大宗师〕中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凡人所知皆有所待唯有真人超越一切对待所以有精神上的「真知」。真知得自内省涵养的功夫如〔缮性〕中说:「缮(治理)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修养)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想以俗学俗思修养心性、节制情欲的人可谓缘木求鱼。真正求道的人是以恬静的心涵养智慧虽然有知却不以为知也就是以智慧涵养心性;如此智慧静心交相涵养便可具有平和理性。除此而外庄子认为认知教学上有许多真理知识尤其是技巧经验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如〔天道〕中轮扁轮(参见「轮扁斵轮」)、〔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参见「庖丁解牛」)皆在譬喻臻至化境的大匠技巧、艺术经验无法以言说教导传递这一点和孟子说的:「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倒很一致。
  大致而言庄子学说绝尘离俗充满艺术精神。在教育的理论与实施上他时时不忘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质。如在〔人间世〕中借着蘧伯玉劝诫将任卫太子的师傅颜阖的话说明教学是种艺术必须视受教者材性善为因应:「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施教者当善知受教者的心性和他打成一片。学生若像婴儿般天真烂漫老师也不妨随和如学生。学生如果踰越礼法不重威仪不受羁绊老师也不妨暂时放下规矩仪节消除与学生之间的界限芥蒂。如此先与学生打成一片取得互信互谅才能逐步引导他走向觉悟之途不再犯错。庄子认为这教学艺术用于性情暴躁、顽劣不驯的学生身上最为有效在今日教育条件看来这种教法不但需要有极具智慧与耐心的老师还必须实施于师生一对一的教学上才有成功的可能。
  庄子的思想主要见于〔庄子〕一书凡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世通行郭象注本有三十三篇分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十五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以及杂篇十一(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盗跖、让王、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大体来说〔逍遥游〕与〔齐物论〕二篇可说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其余诸篇都在演释逍遥、齐物之旨。
  庄子才肆深闳其文諔诡万变诚如〔天下篇〕所说:「庄周……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每好自创境界言词思想往往出人意表令人难以置信。庄子于是借「寓言」、「重言」与「巵言」来表达他的哲学希望读者能「得意忘言」。根据〔寓言〕中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合以天倪。」可见庄子书中十分之九都是寓言十分之七都是重言(有些同时既是寓言也是重言)。所谓寓言就是言在彼而意在此的神话、故事也就是寄意之言;所谓重言就是依托圣贤以自重的对话、格言;至于巵言则可说渲泄胸中垒块滔滔不绝的议论(「巵」是酒杯之意古人饮酒为乐后各畅所怀谓巵言)。寓言、重言与巵言可谓〔庄子〕一书的体例。
  至于〔庄子〕一书的真伪及其作者众说纷纭;大致来说应是庄子本人其弟子或研究庄学的后人共同撰成。至唐朝因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故〔庄子〕这本书又称〔南华真经〕成了道教的经典。


相关成语
魔鬼学派 撇架子 旧谱子 芥子油 鞋楦子 走油子 没架子 打梆子 粪窖子 囤子 手板子 扳搭饊子 公子小白 打猛子 学校本位课程 右翼分子 和丸教子 单浪瓦房子 影子政府 杀性子 打出头棒子 夯子 莲子草 直接教学 概念构图教学法 翻案文学 观老庄影响论 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经学研究论着目录 袁哲生 皇民文学 除法教学 英文教学 双语双向教学 沟通教学法 庄存与 民俗文学 语文学习领域 庄子哲学 科学怪人 欧阳子 许荣哲 自学辅导法 视觉障碍学生的教学 合作学习教学法 乾嘉学术研究论着目录 教育管理学 正比例教学 协力学习 问答教学法 
    

电脑版 版权所有 查辞海   鲁ICP备17047869号-2
友情链接: 词语大全 辞海 一对一 谷歌推广 一对一平台 一对一网站 词海 rcep 双色球蓝球走势图
友情链接: 词语大全 辞海一对一